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术交流
林果所召开2023年第三期所内学术交流报告会

4月24日,林果所召开2023年第三期所内专家学术交流报告会,张军科所长主持本次报告会,史振鹏副所长、所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葡萄研究室孙磊研究员作了题为“葡萄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的学术报告,从育种材料和育种技术两方面展开介绍了葡萄育种现状。详细讲解了常规育种流程,包括使用基质模块播种、杂交种子处理、种子快速萌发等育苗技术;花粉处理、去雄、授粉技术;分子标记辅助帮助选择淘汰有核单株等杂种后代的方法技术。阐述了抗病香味种质、白粉病免疫香味种质、雌花育种材料、红肉种质等育种材料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分享了胚挽救技术、倍性育种获得四倍体无核品种技术,芽变选种获得特殊香味优系等宝贵经验。

核桃研究室陈永浩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核桃加工适宜性评价与品种筛选”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核桃加工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指出核桃加工对于核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符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求,是品种选育目标从供给端向需求端的转化。接着,阐述了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实践,介绍了核桃研究室针对各地核桃主栽品种开展的油用加工适宜性评价工作及新疆重点研发子课题研究情况。最后,分析了加工适宜性评价与品种筛选,提出要扩展品种选育目标的范围,提高品种评价和筛选效率,利于核桃仁用、油用、蛋白用等优异性状的挖掘等建议。

板栗研究室兰彦平研究员作了题为“板栗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世界各地栗生产现状和中国板栗的面积、产量、品质等生产发展现状。随后,报告从板栗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评价、育种、加工、阶段性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板栗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情况,同时分享了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提出了对于种质资源的担忧,例如在华北地区板栗现存特异种质资源、古老地方品种及濒危种质调查中发现并保存了一批珍贵、有价值的重要种质,但还是有部分资源由于不受当地重视而濒危。

所内学术交流报告会旨在分享学术研究进展、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本次报告会进一步活跃了所内的学术氛围,启发了青年科研人员学术思想,激励科研人员原始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图片 1(1).png


图片 2(1)(1).png


图片 3(1)(1).png


图片 4(1)(1).png

作者:郑志琴
通讯员:程力
审核员:史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