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北京作物学会组织专家深入大兴区长子营镇开展了“党建引领科技社团 助力服务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就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进行座谈调研。北京作物学会秘书长王卫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史亚兴;大兴区长子营镇农艺协会理事长吴宗智、协会主任吴宗君、协会理事胡守军及种植大户等15人参加活动。
农艺协会吴宗智理事长、吴宗君主任分别介绍了长子营镇及农艺协会等相关情况。指出,大兴区长子营镇位于北京市东南郊,物产丰富,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有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美誉,建有留民营生态农场,与学会依托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成立了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开展先进品种、技术及装备的展示与示范工作。
北京作物学会秘书长王卫红介绍了北京作物学会党建引领科技社团,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具体工作、目标任务等。此项目针对大兴区现代农业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计划以高端特色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应用为核心,辅助果蔬品种示范种植,开展示范基地建设。鲜食玉米方面主要以农科糯336、农科玉368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一是建立高品质鲜食玉米示范基地2-3个,为今后大兴区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开展示范培训,辐射大兴区其他村镇及京郊其他区县种植;三是充分发挥北京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大兴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实现京郊鲜食玉米提质增效。辅助果蔬示范基地建设,推荐引进更新换代的梨、苹果品种进行试种,和适合温室种植的葡萄品种以及适合园区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种苗。
随后,向农艺协会赠送鲜食玉米示范用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宣传材料,并专题召开座谈会,农业专家与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对农户提出的种植问题逐一给予解答,对试验示范关键技术进行培训指导。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既了解了百姓的科技需求,也为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按照项目计划,跟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大兴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实现京郊鲜食玉米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