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12月1日,由院国合处、蔬菜研究所以及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2023 年“分子育种与可持续发展”蔬菜前沿培训班在蔬菜所种改楼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邀请了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的Branca Ferdinando 教授、Donata Arena 博士、意大利绿色种子公司总裁Piero Puglisi 博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白玉玲教授以及美好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贺委强博士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蔬菜分子育种培训。此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由院科研处副处长左进华主持,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国航为开班仪式致辞,蔬菜所、加工所、林果所等院内1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蔬菜所副所长于拴仓研究员和Branca Ferdinando教授分别代表我院蔬菜所和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农业粮食环境中心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包括合作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项目,联合开办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及研讨会,促进双方研究生、博士后及相关科研人员的访问交流。
培训会期间,卡塔尼亚大学的Branca Ferdinando教授系统梳理了蔬菜起源中心之一的地中海沿岸蔬菜资源多样性、评价、利用、创新以及向全球的传播情况,并以意大利西西里岛青花菜及花椰菜种质资源为例,介绍了其实验室在核心种质群构建、功能成分评价及抗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Donata Arena博士分享了不同栽培条件对芝麻菜和西西里黑芽青花菜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在有机农业中的食品评价开发研究进展;意大利绿色种子公司Piero Puglisi博士系统介绍了意大利种子公司的发展历史及运营模式,以番茄和西瓜等优势产品为例,介绍了主要园艺作物在意大利的生产情况、栽培特点及销售情况。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徐云碧研究员以“分子植物育种:挑战与机遇”为题,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徐老师结合自己从业四十多年的经历和经验,从分子育种研发与应用、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建设、分子育种方法创新以及综合育种策略的整合和共享等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植物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现阶段问题以及未来方向。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白玉玲教授以“植物育种:创新与转化”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蔬菜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讲述了利用“感病基因”创制广谱抗病新种质的新策略,同时分析了荷兰政府、科研机构以及生物育种公司促进产业发展及成果转化的黄金三角结构,最后对荷兰目前提出的“循环化农业、无浪费农业”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展望和设想。洛阳美好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贺委强博士就“数字育种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开展了培训,并对育种家进行了“蔬菜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操培训。
培训期间,我院参会科研人员与几位专家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讨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拓展了与会人员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加深了我院科研人员对蔬菜资源创新、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育种信息化的认识,开阔了科研思路,同时也加强了国内外知名院所与我院的相互了解,为双方科研人员长期互访与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